我时常跟我的学生讲,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,身上必须要有点儿艺术能耐傍身。这个不是用来社交炫耀的,而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人生教育。
举个有意思的例子吧。比如,一个男孩子失恋了,如果他会弹吉他,那么他可能在情绪最抑郁的顶峰,背一把吉他到学校的高坡上,迎风弹奏,唱一曲哀婉的歌子。情绪是低落的,但是却能用最美的方式去抒发,他的忧伤也会是一种美的传递,如此深切、如此动人,可能极少有人不接受。如果歌声和琴声足够吸引人,说不定路过听见的女生之中,便已经有人开始酝酿,萌动着要跟他在一起了想法了。相反,换作一个不懂任何艺术抒发的孩子,在情绪抑郁的最顶峰时刻,则有可能窜到学校最高的楼顶上,冲着下边跺脚呐喊:“老子不想活啦……”若有目睹着,怕是无不为之色变的。此足以窥见艺术之于人生的影响。马克思恩格伟大的友谊,不也是常常建立在周末的小提琴声中吗?
因此,作为青少年成长养成的重镇,高校理应营造良好的校园文艺氛围,让艺术教育、渗透人生教育,潜移默化的对孩子进行良性的影响。为此,我有一些不成熟的看法,简单谈一谈,希望于青年有益、于校园有益。
首先,应真正的给予青少年一些文艺空间和机会。比如,现在许多高校的校园活动,都是主题为纲的,更多的活动目标,是在文艺之外的。不是说主题性的活动不该,但是也应该有一些机会,讲纯粹的、自有的、活泼的、青春的、向上的、积极的、符合年轻人调性的文艺活动,安排一些给广大青年学生。这几年学校的主题活动很多,安全教育的、青年大学习的、防诈骗的、党团建设的、学雷锋的……学生都在搞,且忙不过来,甚至需要“摇号”、“强制安排参加”,更有甚者,谁给班上扣分了,就必须参加这样的活动,把分数加回来。我想,这样办活动,这样搞文艺,学生不会真的开心,也不会真的有什么热情,至多也就是“能胜任”、“能完成”、“能做好”。我内心是有一些心疼孩子们的。
而事实上,我们大学是具备这个氛围的,无论是政策、育人宗旨、学校高度自由的人文化精,都是可以做到的。但我确实很多年没有看到纯粹的没有“主题”的街舞大赛了,也很久没有看到不挂靠主题的歌唱比赛和文艺竞技了,我希望他们能多一些这样的机会。好好的感受一下纯粹的——艺术。这个才能真正的熏陶人,救赎人,成就人。
为此,我有几点建议:
01
尽可能创造一点条件,在校园多办一些纯文艺的活动,引导学生参加,不附加任何主题(当然也应当强调导向的正面性),多一些适当的宽容和支持;
02
如果条件不具备,可以在主题活动的过程中,多一些出道想问题以外审查性的宽容,让学生能更好的展现和发挥自己,在艺术和主题上,多做一些宽容性的平衡,作为教育者,我们应当知道,这个不是不尊重主题,这也是另一种培养和成全;
03
在高校应当更好的开设艺术鉴赏课程,比如音乐鉴赏、戏剧鉴赏、影视鉴赏、曲艺鉴赏、书法鉴赏、表演课程等,积极完善素质教育,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正确的熏陶和引导,从而引领校园文艺氛围和文艺导向;
04
应更好的丰富第二课堂、引导和发展校园文艺社团。社团是校园文艺的重要承载体,许多志同道合的文艺青年和爱好者,会因为兴趣爱好而聚在一起,让文艺发酵、成事,甚至有较好的发展成果、育人成果。这一点,在学多的高校,都是有成功的案例的,颇为可行。
校园文艺建设,是一项“所利者远”的事业,可能在我们“主题活动”盛行的当下,成果不见得立竿见影,但是我始终愿意看到轻年学生,能哼着快乐的歌,欢快地从我跟前儿走过,积极、阳光、健康、朝气蓬勃。我希望我们的校园,能给他们提供这样的环境和土壤。